凝聚交通智力,推进集团办学。12月30日上午,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2014年年会暨校企合作论坛在我院隆重举行。来自交通企事业单位、行业企业、中职院校、行业协会等53家单位百余名代表齐聚我院,共商集团建设发展大计。省交通运输厅领导魏公民、厅科教处调研员周建勋出席会议,学院全体在家院领导、副处级以上干部及有关处室、系部负责人参会。职教集团秘书长、学院副院长李全主持本届年会。
魏公民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交通职教集团成立三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做好集团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指导意见:一是立足“打牢发展大底盘、建设祖国立交桥”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树立战略眼光,准确把握当前交通建设面临的形势,围绕“科教兴交”与“人才强交”的思路做文章,加强集团顶层设计,创新集团体制机制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交通运输人才培养,促进湖北交通行业科学、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二是支持改革创新,打造湖北知名职教品牌,建立校企对话机制、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共享职教培训长效机制。增强牵头院校的辐射带动和综合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校企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先进职教机构的交流合作。三是加大合作共建力度,提升服务行业能力。树立交通职业教育在交通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适应高品质、多元化的交通服务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地做好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服务工作,尤其是抓住新兴技术岗位领域的发展机遇,实现“打造交通产业大军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交通干部职工培训基地”的目标。
魏公民表示,省厅将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交通职教集团的建设与发展,并举全省交通系统之力,大力营造集团发展优良环境,以推动交通职业教育科学有序发展。
学院党委书记戴光驰代表学院致欢迎辞。职教集团常务副理事长、院长陈方晔围绕四个方面作了职教集团2014年工作总结报告:一是深化内涵建设,集团声誉彰显。新校区建设正式破土动工,教学质量工程持续推进,中高职衔接、士官班定向培养工作、“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搭建、与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战略合作等取得显著成果,逐步实现交通运输行业全覆盖,全面凸显交通特色。二是优化集团发展,深化校企合作。集团完成《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体制建设方案》,将于2015年推进实施,以专业为纽带,推进理事分会建设,建立层次分明、高效有序、多方协作的立体化合作框架,促进各方深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与行业企业广泛开展交流互访,推进院校“企业行”,新建了一批订单班、“校中企”项目,丰田T-TEP项目连续八年获奖,《湖北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在线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践》项目通过国家版权局原创审核,学院拥有了自主研发的第一项软件专利。三是共建社会服务平台,提升行业服务能力。有效开展科研绩效改革,积极主持、参与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打造“水路并举,功能多样”的社会服务体系,并作为全国唯一独立承担援疆代建项目的高校,完成4年艰苦奋战,G30乌赛项目圆满交工。四是大力推进生源基地和就业基地建设。新增“汽车整形技术”为单招专业,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全年引进用人单位近400家,毕业生就业率达97.07%,企业满意度达90%,专业对口率达89%。
就2015年的工作思路,陈方晔表示,湖北交通职教集团将继续以服务湖北省交通经济建设为宗旨,以“互利共赢、自愿参加、优势互补、权责对等”为基本原则,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继续践行校企合作“六共同”(“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课程共同开发、专业教学团队共同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共同监控、就业工作共同推进”),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各自的优势,逐渐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集团运行机制。主要工作包括:完善顶层设计,加强集团机制体制建设;搭建服务交流平台,继续创新活动载体;加强教育资源衔接,促进交通综合教育体系构建;加强集团品牌化运作,增强集团影响力和辐射力;坚持开放办学,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会上,周建勋宣读了新增补的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和理事单位成员名单;道桥系、机电系、计信系及管理系相关负责人就本系校企合作情况进行了案例分享;学院在现场发放了校企合作满意度调查表。随后,与会代表分组参加了道桥、机电、管理、计算机、港航、设计艺术等六个教学系部的校企合作论坛,各成员单位围绕目前校企合作现状及下阶段工作思路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表明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的愿望。
2011年12月成立的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融教育性、职业性、行业性于一身,主要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纽带,按照互利共赢、自愿参加、优势互补、权责对等的原则组成,目前成员单位达87家。集团的成立有效的推进了交通职业院校依托行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行业的发展进程,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促进了校企优势互补,加速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实现成员单位之间资源共享和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